□晨報記者 李星言
  零起點、教材瘦身,本市正通過各種手段為中小學生減負。這些措施在受到不少家長歡迎的同時,也有一些家長、學校在暑假中通過教輔書讓孩子提前學習,有小一生暑假作業已經在搶跑二年級。
  晨報的一項微調查顯示,超過9成家長準備為孩子購買教輔書加餐。
  老師暗示提前學,怕跟不上
  開學後,麗麗將升入本市東北片某所小學的二年級就讀。今年暑假剛開始,麗麗就告訴媽媽,老師要求大家購買二年級的《金牌一課一練》教輔書先“操練”起來。一開始麗麗媽以為女兒聽錯了,“二年級的課都還沒上,怎麼可能先開始做練習?估計是買一年級的用作複習吧。”
  可當她買來一年級的《一課一練》後,卻從家長圈獲悉確實是要求購買二年級的教輔書,“老師也沒有強制要求,只說讓大家根據實際情況能做多少做多少,不做也沒關係,可誰會真的不做呢?我女兒做了一點,就發現確實需要提前學習二年級的課本知識才能完成。”
  當麗麗媽與鄰居交流此事時,孩子在該區一所知名私立小學就讀一年級的鄰居卻稱麗麗媽“大驚小怪”。原來,僅英語一項,該知名私立小學老師就要求學生背出所有二年級需要學到的約500個英文單詞。在老師推薦的教輔書內,不僅囊括了這500個單詞,還超綱了五六十個,這個暑假鄰居孩子花了大量時間在背單詞上。
  無獨有偶,帆帆在西南某片區一所小學讀一年級,雖然二年級才開始學習乘法,但老師已經暗示“上課進度很快,不提前學恐怕跟不上”,帆帆媽不得不買來相關教輔書,讓兒子操練了一個暑假的乘法口訣。
  家長購教輔書不看價格
  範女士的兒子開學後將升入徐匯區一所知名公辦小學讀三年級。上周她就根據網上一張“三年級小學生教輔書清單”,網購了裡面推薦的全部四十餘本教輔書。範女士坦言:“兒子肯定沒精力全部做掉,但據說有些教輔書一開學就脫銷,所以先買來備著。再說買齊後也可以比較一下,選出比較好的讓兒子精練。”
  在福州路的多家書店,小學低年級教輔書的種類毫不遜色於高年級,從《一課一練》、《導學與測試》、《小學生奧數》 到《金牌試卷》、《小試卷》、《周周練》、《小學數學思維訓練》、《小學奧數天天練》、《口算估算速算天天練》……讓人眼花繚亂。不少營業員表示,暑假時就有不少家長前來購買教輔書,臨近開學更是生意火爆。
  晨報教育微信“上海升學”發起調查,對“除了學校下發的暑假作業,你為孩子額外選購教輔書了嗎”這一話題,超過9成家長都有“加餐”,僅有不到7%的家長表示“不打算購買”。
  選擇教輔書時,家長們最看重的是“老師是否推薦”和“家長圈口碑的好壞”,而“出版社知名度”、“圖書知名度”、“排版印刷質量”等因素也很重要。在所有因素中,家長對價格最不敏感。
  埋頭啃教輔不如出門旅游
  面對埋頭攻讀教輔書的孩子,不少家長也很為難。範女士表示:“我也知道這是加壓,但公立學校本來課業負擔就輕,如果不額外加壓,孩子怎麼競爭得過私立學校的學生?”
  黃浦區一名公辦小學校長坦言,他遇到不少家長要求老師在教材之外多補充內容為孩子“加餐”,這些家長還為孩子在暑假報名各種奧數班、英語口語班,輔導班佈置了一大堆作業,讓孩子苦不堪言,“這涉及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,家長也是出於無奈。但其實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評價並非單一學習學科知識,而應該讓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鍛煉。”
  靜安區三中心小學王志強校長認為,用教輔書“加餐搶跑”大可不必。首先,教輔書良莠不齊,且內容大多是“一刀切”,而每個孩子的學習基礎不同,很可能做了大量習題,卻只有幾道是有針對性的內容,浪費了時間和精力。其次,通過“加餐”提前學習的學生,很可能在上課時因為所學知識已基本掌握,就不認真聽講,無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; 且大多提前學習的學生只是記住了知識點的結論,而不清楚推導過程,無法鍛煉邏輯思維能力。
  在他看來,假期里與其埋頭啃書本,不如走出家門,進行社會實踐或親子旅游,在廣闊的世界里鍛煉處世能力和觀察力。
  [記者手記]
  不要為20年後的恐懼買單
  □晨報記者 朱曉芳
  對比中、外家長開學前的準備,評論中國家長只能說“太辛苦了”。在羡慕嫉妒恨之外,我們中國家長的心態是否也需要調整一下呢?
  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六六前天在進才實驗中學講述她自己的故事——她父母都是大學教授,她小時候的夢想是做幼兒教師,但是,她父母堅持不讓她讀師範中專,而要讓她讀大學,並替她選好了未來最棒的專業——對外貿易。她和媽媽的戰爭從未停止過。小時候,她看小說,她媽媽就揍她,讓她放下小說改做數學題……為此,她痛恨她媽媽。而今天,時間已經證明,她媽媽在20年前為她選擇的職業和人生,未必是最精彩的,更不是最適合她的。
  今天,當中國家長排著隊買著一疊疊厚厚的教輔書時,其實他們是在為20年後的恐懼買單。這是他們對孩子未來的一種恐懼,恐懼孩子20年後沒有好的職業,沒有好的生活保障。
  其實,20年後的狀況不是現在的家長所能夠預想的,而孩子20年的發展更不是家長所能控制的。與其每一年都辛苦地為恐懼買單,不如放下恐懼。
  不要追求孩子每一門課程的卓越,而是用發現的眼睛,看到孩子的特長和精彩,然後努力培育。孩子最終是社會的,而不是我們私人擁有的,不是像排列整齊的教輔書一樣能理所當然地安排好他的人生。六六那天說:“教育其實不是一場競賽,它只是為了更好地生活。”  (原標題:小一生暑假做二年級習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d81xdoa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